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海水晒盐的原理》教案
1.题目:海水晒盐的原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要有小组合作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二、教案参考
《海水晒盐的原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物质结晶的途径之一;
2.能够结合实验认识结晶这一现象,并且说出其概念;
3.通过观察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终从中析出晶体的实验现象,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得到提升。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以及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海水晒盐的过程及结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蒸发结晶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展示腌制咸菜的视频,并提出其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食盐,并提问,食盐是从哪儿来的呢?怎样从海水中提取的呢?进而引出—海水晒盐的原理。
2.探究新知
环节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教师播放工业上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视频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海水晒盐的方法与条件。
学生回答: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该法的使用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形成的盐田。
(2)教师提问:海水晒盐的过程经历了那些阶段?
学生回答: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结晶析出食盐。
教师总结:海水晒盐就是海水分别经过蒸发池、结晶池得到粗盐的过程。
环节二:饱和溶液的概念
(1)教师指出在晒盐的过程提到了“饱和溶液”和“结晶”,提问:什么时饱和溶液和结晶呢?进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氯化钠溶解的实验。
实验要求:1.向盛有20mL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的食盐充分搅拌,观察现象;2.继续向烧杯中加入食盐,观察现象。
组织小组同学交流实验现象,并请小组代表回答实验现象及结论
小组学生回答:观察到实验刚开始时食盐完全溶解,继续加入食盐时不能完全溶解。刚开始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其他小组同学一致同意。教师给出点评:从上面实验得出通过继续加入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环节三:蒸发结晶的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取少许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玻璃片上有食盐晶体析出,氯化钠由不饱和溶液变为了饱和溶液。
教师提问:氯化钠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回答:电热吹风机吹热风,溶液温度升高。
教师总结:以上实验中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而像海水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这便是蒸发结晶。
3.巩固练习
教师请学生思考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4.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自主总结。
5.作业布置
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查阅有关古人制盐的有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