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三支一扶考试:每日一练(1.7)
1、(单选题) 光的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某海边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B.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用鱼叉去叉它,却叉不到
C.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再从镜面上照到学生的脸上,学生会感到刺眼
D.当你站在岸边,看见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
2、(单选题) 行政相对人: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
下述甲某不属于行政相对人的是:
A.交警对违章驾车的甲某罚款200元
B.执法人员对用手机拍摄执法过程的路人甲某大打出手
C.民警对多次给他人发黄色短信的甲某拘留10天
D.公安部门对非法入境的外国人甲某处予限期出境的处罚
3、(单选题) 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议论。
下列属于舆论的是:
A.某公司领导成员全体到会向新职工介绍公司发展前景
B.某航空公司发生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后,很多乘客认为这些飞行员对乘客的安全不太负责任,表示不愿乘坐该航空公司的飞机
C.李勇的亲戚朋友对他家购买的新房一致赞赏
D.高山对本公司的某一决策发表不同意见
4、(单选题) 当下,我国各类真人秀综艺栏目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状态。然而,由于栏目扎推,风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格调低下,大有走向“愚乐”之途的不良趋势。甚至个别栏目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种创作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栏目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栏目异军突起,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综艺栏目要强调寓教于乐
B.电视媒体人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C.以传统文化扭转“泛娱乐化”现状
D.综艺栏目应制作成更高层次的带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
5、(单选题)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味。巴尔扎克在《风雅生活论》中曾引用两句谚语来说明这个道理,一句是:“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另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
这段话的主旨是:
A.巴尔扎克发现人的精神境界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出来
B.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会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
C.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如何主要看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D.一个有较高生活质量的人才会具有较高的生活境界
1.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
②方向发生偏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符合定义;
B项: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发出偏折,我们看到的“鱼”只是虚像,实际位置比虚像要深一些,符合定义;
C项:学生感到刺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定义;
D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发出偏折,所以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要浅一些,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②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违章罚款,属于行政行为,交警是行政主体,甲某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符合定义;
B项:执法人员应该以法律法规为基准文明执法,合理的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属于行政行为,但是对路人大打出手,是个人的不文明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民警拘留甲某,属于行政行为,民警是行政主体,甲某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符合定义;
D项,公安部门对甲某限期出境处罚,属于行政行为,公安部门是行政主体,甲某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
②倾向一致的议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介绍公司发展前景,不涉及“对公共事务发表议论”,不符合定义;
B项:航空公司发生飞行员集体返航属于“公共事务”,很多乘客认为这些飞行员不太负责任,表示不愿乘坐该航空公司的飞机,体现了“相当数量的个人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议论”,符合定义;
C项:李某购买新房一事,不属于“公共事务”,不符合定义;
D项:高山是个体,不符合“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本公司的决策,并非“公共事务”,发表不同意见,不符合“倾向一致的议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4.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出我国真人秀节目不良的现状,后通过“甚至”讲述了这些节目错误的创作观念制约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发挥的问题。然后讲文化类栏目的出现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即解决了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的问题。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重点强调了文化类栏目的异军突起扭转了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的局面。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5.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即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他的精神境界、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味。然后以巴尔扎克曾经引用的谚语作为理论支撑,进一步论证首句的观点。文段结构为“总—分”。因此,文段第一句为主旨句,强调人的生活细节可以反映其精神境界。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