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一
1.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行政部门
2.关于教育的起源,总结起来大体上有四种说法。其中,美国教育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宗教起源说
3.1769年,( )在《普通学校章程》中做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成为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法国
4.收入《礼记》中的( )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大约成文于战国末期。
A.《论语》 B.《大教学论》
C.《学记》 D.《理想国》
5.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他还认为,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必要的“管束”和“训导”是实现自由的必要保证。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康德
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观点?( )
A.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B.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校教育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D.现代教育和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既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是(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室——鼓楼幼稚园的是( )
A.陈鹤琴 陶行知 B.蔡元培 陈鹤琴
C.蔡元培 陶行知 D.陈鹤琴 蔡元培
8.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比较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0.下列选项,哪一个不是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
A.加强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D.高等教育精英化
11.教师的能力素养,体现在多个方面,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正确( )
A.社会交往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组织能力
12.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
A.人—人关系 B.人—物关系
C.授—受关系 D.朋友关系
13.寓言故事《天鹅,梭鱼与大虾》里提到这三种动物一起拉车,天鹅往天上拉车,梭鱼往水里钻来拉车,大虾往后跳来拉车,结果车却一动不动,这个故事提醒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 )原则。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一致性与连贯性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4.不属于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综合型 B.民主型
C.专制型 D.放任型
15.心理学认为(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80%来源于此。
A.视觉 B.知觉
C.嗅觉 D.感觉
16.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17.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8.以下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遗忘的速度先慢后快,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B.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少后多
C.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D.遗忘的速度保持不变,遗忘的材料先多后少
19.(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0.桑代克发现“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并把它称为(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定势律 D.效果律
21.元认知策略不包括( )
A.计划策略 B.时间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22.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个。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现学习 B.直接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23.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很喜欢用小红花或者代表一定分值的卡片等奖励学生。当老师发现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他们。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行为契约法
24.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间题中,有一个叫做儿童厌学症,关于儿童厌学症,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又称学习抑郁症,由非人为因素造成
B.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C.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度教育不当,社会风气影响,都会造成学生的厌学症
D.教师、家长、社会包括学生自身,只要找出主要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还是可以矫正的
25.教师威信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育使命的重要条件,下列选项中,不利于教师威信构成的是( )
A.人格威信 B.学识威信
C.情感威信 D.外在威信
答案解析:
1.D【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影响。
2.A【解析】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3.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4.C【解析】《礼记》是《学记》里的一篇。《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5.D【解析】德国思想家康德首次把“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6.C【解析】批判教育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7.B【解析】毛主席评价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陶行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8.C【解析】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上,遗传是物质前提;环境起现实作用;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9.B【解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意为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这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的是教育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社会本位论的体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D【解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11.A【解析】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及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12.A【解析】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3.B【解析】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由于几个动物力量不统一导致车子一动不动的情景正是违背了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
14.A【解析】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民主、放任、专制。
15.A【解析】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16.A【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称之为“边缘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即实验法、测量法等。故本题选择A。
17.B【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8.C【解析】艾宾浩斯通过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提出了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19.B【解析】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20.B【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练习律又分为失用律和应用律,应用联结使其变强就是应用律,而不用联结使其变弱就是失用律,因此选B。
21.B【解析】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
22.B【解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直接教学是属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3.C【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教师发给其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24.A【解析】厌学症又称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的一系列症状。
25.D【解析】教师威信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