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考申论备考:概括概述的递进式分析法
第二节概括概述
归纳概括,就是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材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总体归纳的过程。概括材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是对阅读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又是提出对策、扣住政策、论述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归纳概括材料在申论考试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后面环节的正确性。特别是在2006、2007年的国考中,概括题的比重都占到30%,命题者对考生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材料的能力考查越来越注重,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必须注重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基本方法
在阅读环节完成理解材料细节、把握材料脉络、明确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考生就可以着手作答概括题。那么,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地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呢?
近几年来,申论概括概述题变化很大,题型很多样,因而答题的模式并不固定,要因题而异。一般来说,一道题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总述
总述一句话,按照申论要求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等。总述句的详略要视具体情况来定,尽量 简洁明了。
(二)分述
就是要把总述句里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套路。
1. 递进式分析法
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逐次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 主体分析法
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
3. 关系分析法
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 间有明显的关系,比如正反、并列、对比等,这时就可适用关系分析法。
4. 分类分析法
有些材料是由不同的意见、态度、观念的表现形式组成,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取分类归纳的方法,即对于相同意见或方法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意见或方法进行归类,然后概括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