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招警考试行测推理方法解析(一)
“类比推理”是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块中的一种固定题型,在每年的联考中,出题量为5-10道,在判断推理模块中占比约在四分之一左右,可见占比较高,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外延关系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并列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的并列关系考查形式,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是同一类的,比如“苹果”和“香蕉”,都属于“水果”这一类别。并列关系还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是矛盾关系和并列关系,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考生总是分不清楚这两类关系的区别,那么下面就为考生汇总在考试中出现的矛盾关系和并列关系。
一、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
1.基本定义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也就是如果A和B属于矛盾关系,即“非A即B”的关系,则说明A与B穷尽了整个集合。比如“生”和“死”,不是“生”一定是“死”。用集合图形来表示的话如下图:
2.常见的矛盾关系
(1)一般来说,矛盾关系可以从词语的“命名方式”入手,如果词语中含有“非”、“不”等标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矛盾关系,为了方便考生记忆,下列通过表格的方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矛盾关系。
(2)矛盾关系除了从“命名方式”上做识别,还可以从两个词的关系上做识别,由于矛盾关系具有“非此即彼”的特性,我们发现有些词汇在其被划分的类别下,只有这两种存在,比如“左手和右手”,人只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除了右手就是左手,因此“左手”和“右手”也属于矛盾关系。类似的矛盾关系具体见下列表格:
(3)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矛盾关系表现形式,还有如下一些常考的矛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