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山东三支一扶备考资料之成语典故(五)

未知 | 2020-11-04 17:04

收藏

文章页

  2021山东三支一扶备考资料之成语典故(五)

  41.好大喜功(汉武帝)

  【解释】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处】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42.梦笔生花(李白)

  【解释】成语, 比喻才情横溢,文思丰富;或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43.老马识途(管仲)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4.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5.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46.桀犬吠尧(汉·邹阳)

  【解释】字面意思为暴君夏桀的狗向圣王唐尧吠叫,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

  【出处】《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47.乐此不疲(刘秀)

  【解释】乐:酷爱。此:这。疲:疲劳,疲倦。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48.讷言敏行

  【解释】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9.阳春白雪(宋玉)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50.背水一战(韩信)

  【解释】背:背向;水: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