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文化素养—历史文化名人(刘邦)

未知 | 2020-12-31 15:25

收藏

文章页

2021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文化素养—历史文化名人(刘邦)

  1.简介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 206 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 202 年 2 月 28 日,刘邦于定陶氾(fan)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tu)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2.生平经历

  沛县起兵 入关灭秦 夺取汉中 约法三章 鸿门之宴 楚汉之争

  君临天下 沉猜果诛(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

  病榻问相: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太尉)(其子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身后之事

  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3.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1)善用人才

  刘邦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2)定都关中

  (3)地方区划

  刘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

  (4)强化皇权

  ①清理异姓王②安抚功臣良将③监视六国贵族后代④削弱相权

  经济方面:

  约法三章,与民休息,恢复生产

  文化方面:

  (1)注重文化,“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2)祭祀与尊孔

  民族方面: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

  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4.轶事典故

  父子情深

  刘邦做了皇帝,在设盛宴招待大臣时,对父亲刘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无赖,没有赖以生存的赚钱之道,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

  刘邦和父亲刘太公在一起住,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觉得没什么,也习惯了。但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就劝他说:“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也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他的大臣。让他这个主人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况且这样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等刘邦再拜见父亲时,太公就提前拿着扫帚出门相迎,然后倒退着进屋,不给刘邦行礼机会。刘邦很吃惊,跳下车去搀扶父亲,太公赶忙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一举两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

  刘邦很崇尚孝道,称帝后将父亲刘太公接到皇宫居住,封父亲为太上皇。太上皇在皇宫生活日久了就终日闷闷不乐,刘邦忐忑不安,私下问太上皇侍从,侍从回答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丰邑城生活时每天都和邻居亲朋在一起以踢球、斗鸡、喝酒为乐,没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闷闷不乐。”于是刘邦在皇宫附近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又将丰县部分亲朋邻居迁来居住。新丰城街巷布局跟家乡丰邑城一模一样,连迁来的相邻老幼和鸡犬都能认得各自的居所。

  5.成语典故

  (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越多越好。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 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5)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6)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7)成也萧,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8)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6.个人作品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刘邦平英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 hé )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 zēng )缴,尚安所施?

  《鸿鹄歌》为刘邦所作。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遂成此文。

  习题精选

  1.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3.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你虽然是皇帝的父亲,但还是臣子的身份,皇帝如果向你跪拜,威严何在?此后刘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知( )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C.宗法关系服从于君权 D.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4.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参考答案】1.C 2.B 3.C 4.B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