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703】
6.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中国传统祭祖大节不包括:
A.中元节
B.重阳节
C.除夕
D.中秋节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不属于中国传统祭祖大节,D项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A项: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属于中国传统祭祖大节,A项不当选。
B项:重阳节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属于中国传统祭祖大节,B项不当选。
C项: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除夕属于中国传统祭祖大节,C项不当选。
7.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崛起,并成为决定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的标志是:
A.1955年的亚非会议
B.20世纪的60年代初的不结盟运动
C.20世纪60年代的77国集团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
第二步,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8.唐代以来的史书,如《通典》《唐会要》《资治通鉴》等称阿拉伯帝国为:
A.大秦
B.大夏
C.大食
D.安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大夏是中亚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古国名。中国史籍将主要由塞种人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亚地区称为大夏。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安息是亚洲西部伊朗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帝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汉朝取阿尔撒息王朝的汉语音译“安息”作为国名。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多选题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琵琶行》《长恨歌》都是其著名作品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堂吉诃德》
D.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错误,罗德宾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杰出诗人、作家、艺术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B正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C正确,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因撰写讽刺人类荒唐之举的《堂•吉诃德》(1605年和1615年,共两卷)而闻名于世。D正确,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散文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因此,选择BCD选项。
10.我国常见的民歌体裁有:
A.劳动号子
B.山歌
C.小调
D.风俗歌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一般来说,中国民歌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三大类。A项、B项、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风俗歌亦称“风习歌”“习俗歌”,在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直接反映该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类民间歌曲。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普遍流传各具特色的风俗歌,但D项不属于我国常见的民歌体裁,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