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军队文职笔试客观题检测:人文知识
1. 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B.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 处暑、小暑、大暑、立秋
D. 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2.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A. 芒种
B. 小满
C. 立夏
D. 夏至
3. 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露水凝结成霜。下列关于霜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降”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
B. “霜降”养生首先要防秋燥,其次要重视保暖,运动量可适当减少
C.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D. 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4. 下列节气中,标志仲春时节开始,提示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的是( )
A. 立春
B. 芒种
C. 清明
D. 惊蛰
1.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表排列: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B项,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顺序排列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指的是夏至三候。D项符合题意,当选。AB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故错误,排除;
B项,“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故错误,排除;
C项,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故错误,排除;
D项,霜降大致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210度。故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4.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农历二月。在24个节气中属于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A项,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表示进入春季,而不是仲春时节。排除。
B项,芒种: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农谚“芒种忙忙栽”。表示仲夏的开始。排除。
C项,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错误,排除。
D项,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