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三农知识】百年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2)

未知 | 2021-08-26 15:00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三农知识】百年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2)

  坚持思想建党,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引领全党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作为执政党自身堡垒的基石,是其灵魂所在。一个政党自身堡垒出现裂缝、被攻破,往往是从理想信念这块基石的丧失或缺失开始。一旦在理想信念上出现动摇,执政党在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出现思想滑坡,导致公私不分、是非不明,各种越轨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在风雨的考验面前摇摇欲坠,不攻自破。因此,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同志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执政党,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用发展和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引领全党理想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成为中国共产党接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念信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思想成果,成为不同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是对时代之问的回答,在革命时期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中国革命走何种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回答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时代之问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立了邓小平理论;在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成果,不仅有力地回应了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和解决了党面临的时代命题,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积极结合中国实际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建设,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也成为我们党历经磨难而凤凰涅槃、屡创奇迹、加固自身堡垒的重要经验。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