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政策理论】从经济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
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类社会究竟该如何推动现代化建设,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标准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现代化,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曾一味模仿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而遭遇挫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需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推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在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