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三农知识】“国字号”荣誉的背后(3)
因地制宜 稳步推进“厕所革命”
“现在都提倡爱干净、讲卫生,俺家这厕所改造时没花钱,你看它不仅没有苍蝇蚊子,还干净、没有臭味,进厕所再也不愁眉苦脸了。”河凤桥乡新桥村的冯暂秀一边打扫自己厕所一边向笔者介绍说。
冯暂秀家的厕所,是2018年开始推广的“三格化粪池式水冲厕所”,像这种卫生厕所,当年河凤桥乡先期试点改造了30家。
河凤桥乡政府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该乡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对农户旱厕进行改造。按照设计图纸,每户安装一个三格式化粪池,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管道。改厕费用全部由县乡财政承担,农户不用掏钱。3年来,河凤桥乡进行农户厕所改造累计达2700多家。
改厕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小厕所是检验群众小康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开展中,商城县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完善县城污水管网建设,扩大覆盖能力,县城周边乡镇和村庄逐步实现与城区联网,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北部及部分地势相对平坦的乡村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山区、丘陵区不适宜三格式化粪池施工的乡村,视具体情况选择双瓮漏斗式、沼气式等无害化厕所。
商城县在农村厕所改造中,重点选择有改造意愿,经常在家居住、人口较集中的村庄农户。多年无人居住及3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空心村,暂不列入改厕计划。县财政对公厕新建给予10万元补助,公厕改建给予5万元资金补助,对建设三格式无害化户厕,按照1000元/座的标准进行补助,并建立厕所粪污治理长效机制,科学选择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方式。
按照《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商城县累计新建或改造卫生厕所7万余户,拆除旱厕1万余座,新建、改建二类公厕45座,小型公厕500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