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三农知识】走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2)

未知 | 2021-09-26 14:20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三农知识】走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2)

  强化综合改革,带动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直接体现。首先,夯实工资性收入。瞄准全市劳动力短缺行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等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定岗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次,多措并举增加经营净收入。围绕城区市场需求,引导农户不断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等业态,增加经营性收入。再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通过整合资产资源、提供有偿服务、利用财政扶持形成资产参股入股等多种途径,壮大集体经济。第四,加大惠农富农力度。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有序调整补贴范围,拓展生态补偿等项目,积极增加转移净收入。

  强化党的领导,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2019年8月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涉农区党政一把手当好“施工队长”,乡镇党政负责人和村党组织书记要当好“施工员”,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实施。其次,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提升其农业管理、规划、技术、销售等技能,增强对农民增收致富的指导与示范引领作用。再次,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发挥首都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等各类专业人才下乡服务,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协同推进的首都乡村振兴新格局。

  强化分类指导,推动精准施策与落地实施。京郊地域广阔,涵盖平原、浅山、深山等不同自然地貌,乡区位条件、功能定位、所处阶段、发展类型等不尽相同。要顺应发展规律,科学把握京郊乡村差异性特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梯次推进。首先,突出规划引领。尽快启动编制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任务。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并做到“应编尽编”。其次,坚持示范带动。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条件成熟并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农村改革、城乡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再次,加强考核。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并对乡村振兴实绩进行考核,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