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三农知识】产业牵引,绘就乡村新蓝图(2)
社会力量帮扶帮建 农民参与持续获益
“南有彩云岭,北有杏花村。”宝清县宝清镇庄园村2017年被评为全国生态宜居美丽村庄,村里除了环境好之外,还以林果经济发达而著称,每年春季成片粉白的杏花蔚为壮观。据了解,以前的庄园村可是另外一番景象,土路泥巴墙,路边皆是鸡鸭鹅粪,村里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转折发生在2008年,黑龙江省启动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庄园村被列入第一批试点村,确定民进黑龙江省委定点帮扶帮建,再配套上面的财政资金,我们这才有了农村水泥路、村委办公楼、高效农业大棚和发展起来的林果产业。”庄园村书记刘福忠说。
“产业发展需要大笔资金,我们想千方设百计,发动企业家会员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每年为庄园村捐资捐物,修路建房,送去林果药,免费帮做村庄规划等,前后投入200多万元,逐步对村庄提质升级。”民进黑龙江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62岁的庄园村村民聂福仁,以前在县里做过建筑工,这些年亲身参与了村子的建设。“民进省委来帮我们建设村子,村里修路、装路灯、盖办公楼、绿化亮化等这些活我都干过,每天工钱收入也有200来元,村里大概有十几个兄弟都参加了,有不会干的或者复杂专业点的活,我也会教他们干,这些年下来也在村里带出好几个徒弟呢。”聂福仁说。
据了解,因为距离县城近,庄园村基础设施修建完善后,游客都自发前来游玩,村里充分利用好林果业和村民的庭院资源,打造了一条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的观光农业产业带,带动村里40人创业就业。
“在民进省委的协调指导下,我用科研院所的技术种植沙果新品种,果子又大又甜,现在游客都是主动找上门来要我的沙果,还没结果就被预订完了,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村民张福林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几乎家家都养鸡鸭鹅,村路边和村民庭院里都是粪便,现在要求建设美丽村庄,村民就把家禽在自家院子里用篱笆圈起来养。”
近年来,宝清县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推动宝清县乡村“亮化、净化、绿化、硬化”建设,同时大力推动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县已完成84个村屯的“四化”建设,2.1万户村民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全县庭院经济面积增加至2.8万亩,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