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案例分析】年轻干部贵在“实”(3)
敢于担当,做“老实人”不做“老好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年轻干部能否真正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敢于担当是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特别是要把握好个人仕途发展和为党和人民事业担当的关系。总体来说,年轻干部大多起点高、发展快,但这也容易给年轻干部造成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怕左怕右的心理负担。从全局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干事创业难保不会犯错误、出岔子。一些年轻干部容易出现过度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情况,把不出事、不犯错、不得罪人作为工作目标,尽量少干事、不干事,辜负了党和人民殷切希望。
因此,年轻干部必须敢于担当,把党和人民的需要而不是个人得失放在第一位。要通过广泛调研、严谨论证、科学决策、精密实施、全程监督,降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避免工作出现偏差,争取良好结果,但决不能以“不干事”的方式追求“不出事”的目标;在原则问题上更不能含糊,“老实人”不是“老好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绝不能变成“和稀泥”“不担责”“甩包袱”。年轻干部追求个人抱负乃至职位发展并不是问题,但必须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实现新时代伟大目标接续奋斗中。
年轻干部成长既需要自身不懈努力,也需要组织系统培养。各级党组织必须精心谋划、系统设计,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为目标对年轻干部进行全面培养和锻炼。首先,要加强学习培训。着眼工作需要和年轻干部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通过党校培训、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多种方式,锻炼年轻干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其次,要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攻坚克难第一线、放到处置急难险重问题最前沿,干实事、求实效,在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既要避免把年轻干部当盆景摆设,在工作中不予信任、不给担子,也要避免把年轻干部当成温室里花朵过度呵护,安排他们躲开有风险、可能影响仕途发展的棘手事务。最后,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要为敢负责而得罪人的干部主持公道、鼓劲撑腰;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在制度范围内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让年轻干部免除后顾之忧,真正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