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招聘面试之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对这节课的看法,接下来我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主要的内容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三个部分,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探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力学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完成一堂好课,对学生充分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高一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去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乐。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
1.初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单位。
2.通过推理分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逻辑推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难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五、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引导提问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读书指导法等。
六、教学过程
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分析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内容展开。
(一)导入
我会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实验,并提出问题:我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合外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我会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我们实验证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则能否通过公式来给出定量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出新课——《牛顿第二定律》。(板书标题:牛顿第二定律)
【设计意图: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也可以建立与本节课的联系,为新课讲授做了铺垫。】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
首先,我会为学生讲述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结合内容及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总结得出一般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板书:1.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引导学生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数量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故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板演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锻炼学生从概念中提取公式的能力,通过我的引导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是力的单位。
因为这部分知识和初中所学联系密切,我会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力的单位,即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并提出问题: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定义的?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结论,既能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又能提升总结归纳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在此部分,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会出示两个问题:(1)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是怎样的状态?(2)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标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在讨论中充分提升课堂参与度,也能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加强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一道思考题:先有加速度,还是先有合外力?并找到多名学生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起到复习本节课知识的作用。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让大家谈一谈收获,作业环节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本节课的学习结束后,还能利用课后时间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提纲式的设计,清晰明了地呈现本节课重难点内容,方便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