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案例分析】赓续抗美援朝精神 筑牢基层责任担当
在喜迎祖国72周年华诞之际,一部《长津湖》将我们重新拉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现场,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艰苦年代,他们用磨难与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尊重,英勇无畏的铮铮铁骨、不惧艰险的冲锋号角、视死如归的伟大身姿、对党忠诚的誓言使命,依旧活跃于心间、回荡在耳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里,广大青年干部应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抗美援朝精神,铭记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基层笃定理想与使命、筑牢责任与担当。
培育“心思不分散”的忠贞信念。“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思想是指挥棒,信仰是长明灯,“指挥棒”指到哪、“长明灯”照到哪,我们的工作就跟进到哪、推动到哪。要坚持不懈“用功学”。深化学习党史国史必修课,精读政策文件与指定书刊,及时跟进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认真真读原著、逐字逐句学原文、仔仔细细悟原理,深刻领会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促进对伟大历史的系统掌握,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要消化吸收“用心学”。做“学到底”的先行者、“学到深”的排头兵,掌握正确方法,形成良好学风,才能准确理解掌握政策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出举一反三的能力,把学习教育与自身融合、把理论深化与实际贯通,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统筹兼顾“用力学”。围绕学和做结合、知和行统一,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着眼于基层实际、服务于基层群众、奋斗于基层战场,不断增强学习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激发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豪情斗志,牢固树立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武装思想、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