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公文写作】报信息如何拟标题?(3)
善用语言让标题“活”起来
文章要生动形象,标题就要先“活”起来、“动”起来。特别是问题建议类信息标题,如果一直使用“存在几方面问题”“亟待重视”“需补齐短板”等常用表述,难免让人产生阅读疲劳,如果巧用一些修辞方法以及鲜活的群众语言、网络用语等作为“题眼”,能使标题更加鲜活生动。
巧用修辞方法。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能够提升标题吸引力。比如,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大脑”,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一则信息原以《当前我市工业软件产业存在四方面问题》为题,过于平庸。经过思考,用“软肋”一词替代“问题”,将标题打磨成《工业软件产业成制约工业强市建设“软肋”之一》,不仅忠于原意、更为生动,还与“软件产业”的“软”字相契合,妙趣横生。又如,《我市扎实开展基层群众走访服务活动》信息,阐述了察民情、听民声、询民意、解民忧四项举措,据此将标题修改为《我市采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把服务群众的四项举措比作“望闻问切”,使标题更加活灵活现、具有画面感。
活用群众语言。群众语言的使用能使语意表达更生动、更有味道。比如,针对民生微实事工程资金适用范围窄、使用率低的问题,拟制标题《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面临“有钱没处花”困境》,通过老百姓经常说的“有钱没处花”,生动展现民生微实事工程资金使用难题。
善用网络热词。在信息标题中巧妙运用“点赞”“硬核”等网络热词作为“题眼”,能够增强标题的趣味性,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某单位反映交通补光灯过亮,影响正常驾驶,原标题为《基层反映道路监控设备补光过亮影响行车安全》,后改为《基层反映部分道路监控设备补光灯“亮瞎眼”》,生动体现了其危害性,更能抓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