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三农知识】粮食产业强国背景下大型粮食经营主体重要性思考(2)
二、大国博弈需要大型粮食经营主体担纲粮食农产品“压舱石”作用
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压舱石”作用凸显
近年来全国粮食产区出现萎缩、粮食调出省持续减少,2003年全国有13个粮食调出省,2008年减少到8个,目前仅剩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吉林、安徽5个省区,商品粮的供应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重大课题。因此,基于我国百年未有之变局,保证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掌握在我国自己手里,我们必须建设大型粮食经营主体,从而农业“压舱石”真正在手。
粮食掌控为大国硬实力的重要组成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黑龙江及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北大荒集团,具有雄厚的农业发展基础,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立足于打造生产商,做强供应商,联合多种主体做好服务商,打造北大荒农垦集团等一批粮食经营主体成为国际化新型粮商,将不断提升资源控制能力、成本控制权、价格话语权、利益分配权,将有力提升我国农业和粮食产业竞争力,更好地把粮食安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才有能力掌控和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粮食掌控彰显大国底气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分析,世界三大主粮的年贸易量只有3亿多吨,而我国主粮年消费量约6亿吨。即使把全球的贸易粮买进来,相对于我国的粮食消费量,也近及一半。何况如此“豪买”,根本不具可能性。这就要求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身,必须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及主要农产品日益成为外交利器
近年来,我国每年粮食进口量均在1亿吨以上,这一数量约占我国国内粮食当年生产总量的20%左右,加上其他农副产品进口,换算约为6亿-7亿亩耕地的土地当量,按照国内18亿亩耕地产出进行简单测算,我国农业生产对外依存度已达25%以上,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依赖度的逐年提升,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还成为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掣肘,因此,为避免外交被动就有必要开启建设大型粮食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