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政策理论】向马克思寻找信仰的力量(2)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近来时常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其一是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董振华教授在书中作出解释,他提到:“任何一个政治理论体系都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其价值,也就是它主张什么,追求什么,这决定着其本质和灵魂;另一个是其逻辑,也就是它如何论证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决定着其特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的价值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它的逻辑就是唯物辩证法,价值和逻辑共同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共产党人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可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预示着中华民族注定奔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幸福接续奋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光辉历程,深刻映显着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类解放的根本属性。由此,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对其价值追求与逻辑体系的信仰,在此过程中,也使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得到磨砺与考验。
其二是如何更好地回答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对其进行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的奥义便在于必须将其置于实践之中,这是解锁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常用常新思想工具的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关于此问题,董振华教授在书中也作出精妙回答,他提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将信仰落到实际、落到实践、落到行动是真正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该著作立论、叙事、写实是入木三分、不落窠臼的,力求向广大读者传递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阐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进而引导广大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筑牢信仰之基。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北方已渐渐进入隆冬之际,拜读《问道马克思: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则倍感暖意。这份暖意来自精神上的振奋、心灵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充实,进而深刻体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由内而外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