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三农知识】养猪业进入长期节本增效时期(1)
去年年初从2月份开始以来,生猪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消费者真切感受到猪价便宜了,与此同时养殖户出现亏损。针对这种局面,农业农村部连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发布猪粮比价过度下跌三级、一级预警,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截至7月18日共分三批收储猪肉5.3万吨。
在各方密切配合下,近期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被遏制。7月份以来,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略低于成本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76元/公斤,猪肉平均价格24.60元/公斤。7月份第3周,活猪平均价格15.92元/公斤,猪肉平均价格26.29元/公斤。
目前,养殖户生产状况如何,国家和地方各部门有什么应对措施?记者采访了养殖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专家进行调查。
养殖主体咬牙坚持 有信心撑过去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寨湾村龚家权的家庭农场里养了500多头猪,龚家权告诉记者,养殖户现在采取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措施,有些人看到猪价跌得快,怕亏损更多,就尽快淘汰母猪,把猪抛售。也有人觉得猪价低,卖掉不合适,就一直压栏养着,本该230斤出栏的猪被硬是被养成了300多斤的“牛猪”。
“虽然现在是三伏天,但却是养猪人的‘寒冬’,大家都在咬牙坚持,希望能撑过去。” 龚家权告诉记者,有国家的收储调控,他对未来猪价回升还是有信心的,虽然继续养会亏损,但他还是尽量保证了500头的存栏量,这样等到猪价上涨时才有能力把亏的赚回来。
“我们从事养猪行业几十年了,经历了好几拨猪周期,猪价高峰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会有低谷期,因此我们已经预判到这次的猪价下行周期并准备了应对措施。”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养殖负责人张茂告诉记者,鹏程会从优化成本、提高技术、保证生物安全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强化管理、替换更优质的种猪品种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水平。
“猪价持续下行,我们养猪行业的利润普遍大幅降低,甚至有的养猪企业已经开始亏损。” 张茂告诉记者,虽然猪价在下跌,但近年来的生猪的养殖成本却已经提高了不少。他介绍,首先饲料原料的价格显而易见提高,另外非洲猪瘟疫情使得行业内必须增加生物安全防控成本,同时,因防疫需要封闭环境,工作人员一进入猪场就长时间不能外出,因此就需要给员工涨工资,提高了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