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综合素质第学生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教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停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D.轻拍学生,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2.张老师对差生小祖说:“虽然你现在成绩还不是很好,但是只要你刻苦钻研,一定会有明显进步的。”张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激发小祖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小祖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小祖的个性发展
3.地理课上,段老师设计了“探寻我们的母亲河”的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当地河流的走向、周边环境等。在调查结束后,段老师还指导学生完成了调查报告,并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B.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C.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D.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4.多年来,曾老师一直认为“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她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总结学习经验。曾老师的做法( )。
A.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 D.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性
5.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某班主任说:“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6.小明特别调皮,别的老师都不喜欢他。但是杨老师却经常找小明谈心,鼓励他认真学习。杨老师的行为( )。
A.正确,做到了平等待生 B.正确,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C.不正确,不利于其他学生进步 D.不正确,这是对学生的偏爱
7.王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专门去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去听课,一言一行都试图模仿别人。但是教学水平一直提高不上去。王老师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不包括( )。
A.一味地模仿,没有自己的想法 B.没有关注本班学生的差异性
C.缺乏耐心,没有认真学习 D.缺乏创新,没有反思意识
8.小明是班级里出名的调皮鬼,喜欢打架闹事,学习成绩也经常是班级里的倒数。期末考试,小明的英语成绩竟然有95分,英语老师把小明叫到办公室,完全不给小明解释的机会,直接呵斥道:“你平时调皮捣蛋,考试的时候还作弊,真的是没救了!”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发展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完整性 D.学生的独特性
9.课堂上,曾老师在领读课文的时候,把“矿藏”中的“藏”由“cáng”错读为“zàng”,小华立刻大声说:“老师你读错了!”。对此,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告诉学生不要在意读音 B.组织学生就此展开谈论
C.装作没听见小华发言 D.批评小华不举手发言
10.课堂上,曾老师为了追求上课的效率进度,基本不让学生上课发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确,可以保证教学的流畅性 B.正确,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C.错误,教师应关注学生状况 D.错误,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五年级的王强对英语特别有兴趣,英语老师对他也是赞赏有佳。但是突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刘老师了解到王强的家庭情况后才发现原来王强的父母正在打离婚官司,导致王强每天都闷闷不乐,刘老师主动和王强谈心,说道“你为什么每天都不开心呢?”王强含着眼泪说道“他怕父母离婚后就不爱他了。”刘老师听后心里也是特别难受,安慰王强说“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他们对你的爱是不会变的。”刘老师觉得很可惜,就想办法提高王强的学习成绩。先是和王强的父母说明情况,让孩子的父母多关心王强,之后联合科任老师主动关心王强。还让班级的班干部在课后多和王强交流、玩耍,转移他的注意力。刘老师还特地举办了一次亲子活动,邀请王强的父母一起参加。王强在活动中特别开心,表现也特别好,也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从此,王强成绩也提高了,英语成绩变得更好了,人也变得开朗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角度,分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在上课期间,教师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开小差,应在不打断课程进行的前提下,私下提醒学生。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公开批评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避免打断课程的进行,占用上课的时间,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张老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正确的。因此,B、D项排除。C项所表述的合作意识题干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多元化。题干中段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题干中,曾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经验,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获得成功的,因而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题干中班主任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剥夺了成绩在后10名的学生的竞选资格,没有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故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针对调皮捣蛋的小明,杨老师不仅没有放弃他,而是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学习。杨老师做到了能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只知道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创新,认识不到本班学生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C项和题干没有关系。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空间,要求教师要信任学生,时常鼓励学生。题干中的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没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故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曾老师基本不让学生上课发言的做法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二、材料分析题
1.刘老师的教育行为遵循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求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材料中,刘老师认为王强具有发展的潜力,运用各方面的力量帮助王强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采用各种方法帮助他学习,提高成绩。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材料中的刘老师通过亲子活动,引导王强积极参与,在感受到父母的爱后自己主动发展,说明刘老师很好地调动了王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材料中刘老师针对王强的情况,为他设计了很多方法让王强走出父母离婚的阴霾,帮助他提高成绩。体现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