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遴选案例分析】互联网加政务

未知 | 2022-01-31 14:55

收藏

文章页

  【2022遴选案例分析】互联网加政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词。报告原文:(2016年)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2016年9月25日,经李 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印发。

  【参考答案】“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应“四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当前,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处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所面对的都是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必须加快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重心,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互联网+政务服务”内外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从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成省级政务服务平台,30多个国务院部门建设开通了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六个统一”的主体功能建设初步完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工作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最初的审批服务工具已经提升为加快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政务部门为中心,以信息化为中心还是以业务审批为中心,以线下为中心还是以线上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服务为中心?新时代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基本问题。

  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根本遵循。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地作出以信息化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数字福建”建设为数字中国积累了丰富鲜活的经验,并被视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2001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要让“数字福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让人民群众分享“数字福建”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使政务服务带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必须使其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应始终把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是否让亿万人民在共享网络和信息化发展成就上有更多的获得感作为衡量“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质量高不高、成效好不好,应该由人民群众说了算。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人民群众抱怨什么,各级政府就要扑下身子解决什么。“互联网+政务服务”既要把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好,更要关注平台实效,不能摆“花架子”。坚持建设与宣传并重,在建设中宣传、在宣传中使用、在使用中引导,加快提升“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见面”等在线政务服务创新模式的社会知晓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考核机制,健全第三方评估体系,把“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成为政府形象的“显示器”、联系群众企业的“传感器”、转变政府职能的“耦合器”和提高审批效能的“加速器”。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