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1月29日)
1.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专业性
2.杨老师为了提高本班的考试成绩,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好、中、差三个类别,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这种做法违反了素质教育的( )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创新性
D.个性化
3. “揠苗助长”的故事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
A.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4. 以下选项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A.示范性
B.广阔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5.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A.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法律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审定通过的教科书的
答案及解析:
1.选.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2. 选A【解析】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须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应当说是一脉相承。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
3.选B【解析】学生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4.选B【解析】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不具有广阔性。
5.选C【解析】勒令退学、开除学籍是对在政治、道德品质和组织纪律方面犯有严重错误或触犯刑律的学生给予的最严厉的处分。根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小学管理规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这两种处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用,对于14岁以下的中学生也不适用,对于14岁以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严重犯罪者交公安部门处理,自然失去学籍;对高中生而言,有可能运用这两种处分。对大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需由学校审批,报省级主管高教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