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议论文写作】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2)
发挥历史主动精神铸就百年大党辉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始终,有力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书写了百年大党的辉煌与成就。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之中,串联起党领导人民斗争和发展的百年历程。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锻造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标识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与独特的理论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支撑和推动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砥砺前行。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所有伟大精神的共同特质,铭记着百年来党在明确历史方位和发展任务的基础上,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中,在改变物质世界的同时,主动构筑美好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我们党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支撑。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激烈的革命斗争和错综复杂的发展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党屡次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做出一系列科学决断。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多次救亡图存运动失败后,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群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给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遇背叛和挫折后,面对中国革命究竟是照搬苏联模式还是立足于国情自主选择,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速成燎原之势;“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标注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并不断凝练、形成破解现实难题的思路方法,将内在精神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主动把握、积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并不断取得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