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评析(5

未知 | 2022-03-10 14:20

收藏

文章页

  【2022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评析(5)

  文化联络员制度建立后,平原县聘请了203名文化联络员,覆盖全县175个农村社区,不但提高了文化下乡的精准度,而且提升了政府服务的回应性。针对不同年龄村民的文化需求,文化联络员借助“文化微信工作群”,积极整合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和乡村业余文化团体资源,为中老年村民“送戏下乡”实现全覆盖;为孤寡、留守老人安排专题活动,宣传常见老年病防范与缓解措施的同时,与老人结对子,定期陪老人“拉家常”,纾解了老人们的孤独寂寞;为农村残疾人举办健康专题活动,指导其科学康复训练;为中青年村民量身设计广场舞,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为留守儿童搭建活动场所,适时开展适宜的文娱活动,为其弥补家庭缺失的关爱;综合考虑文体活动设施的分布与村民生活的空间距离,合理选址,让“下乡”的文体器材物尽其用,为村民的健康生活服务。正是生活在村民中间的“文化联络员”,借助“文化微信工作群”的协同工作机制,让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及时感受到“熟人社会”的脉动,并针对村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予以反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与成效,让村民共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激活主体性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

  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农民精神生活发展的短板日渐凸显。为实现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各地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实践方案。特别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挖掘传统优秀文化、激活培育草根组织、创设完善联络员制度等激活村民主体性,不但能够激发文化振兴的活力,还能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应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村民精神生活的精准对接,有力促进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农村地区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