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遴选案例分析】创新工作方法,严守生态红线

未知 | 2022-05-31 15:31

收藏

文章页

  【2022遴选案例分析】创新工作方法,严守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措施的创新,就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永葆绿水青山,将生态保护作为政府行为的重要内容,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综合分析]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就是要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提及。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方面,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盼温饱盼生存,到盼环保盼生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绿水青山也是一种发展的资源,可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筑牢发展的底色,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保护环境也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国之大者”。各地创新生态环保举措,正是这种政治责任的体现。

  [提出对策]

  首先,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创新生态保护的措施。就如山西和山东两省一样,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系列的方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制度建设、司法监督、执法执纪等方面创新思路,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