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未知 | 2022-07-28 15:15

收藏

文章页

  2022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0

  考点一:活动区概念

  活动区,又被称为“区域活动”或者“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环境空间以及现有材料把空间划分成若干区域,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与同伴、材料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

  考点二:活动区特点

  1.儿童自选的活动。2.儿童的自主性活动。3.小组和个体的活动。

  考点三:活动区的布局策略

  干湿与动静分区、固定与临时分区、独立与整合分区、相对封闭性、就近性原则、方便通畅原则。

  考点四:材料投放的原则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媒介,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我们可以预设不同区域的不同教育功能,通过投放与教育目标一致、与幼儿能力发展水平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

  活动区材料投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操作性原则等。

  一、单项选择题

  1.( )又被称为“区域活动”或者“区域游戏”。

  A.活动区 B.建筑区

  C.角色区 D.科学区

  2.中班区域活动内容最少为( )。

  A.6—7个 B.8—9个

  C.9—10个 D.11—12个

  3.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原则有:目的性、适宜性、丰富性、层次性和( )。

  A.共生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审美性原则

  4.小型积木、拼图、飞行棋、象棋、魔方、乐高玩具等器材应该投放在( )。

  A.积木区 B.木工区

  C.角色扮演区 D.益智区

  5.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这体现了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的( )。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