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试题资料

2023年山东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备考模拟题分析

未知 | 2022-12-08 16:41

收藏

文章页

2023年山东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备考模拟题分析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是:

  A.工业设计

  B.发明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A【解析】《专利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故本题答案选A。

  【拓展】《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央国家机关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主席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政协

  D【解析】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性组织,由全国政协委员组成。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全国政协不属于中央国家机关。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D【解析】《民法典》第20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D。

  4.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表述错误的是:

  A.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B.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5日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D.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

  B【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故本题答案选B。

  5.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意外事件

  C.防卫过当

  D.紧急避险

  D【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