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社会工作者招聘公基每日一练【2023.7.8】
一、单选题
6.曾经,一句口号红遍社交网络:“用最贵的化妆品,熬最深的夜”,熬夜带来的各种皮肤问题并没被贵的化妆品带来的营养抵消掉,皮肤状态依然极差。要想改善这一状态根本方法是好好休息早睡早起,调好生物钟和内分泌。这表明: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内因是第一性的,只要内因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C. 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D. 内因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题干中强调改善皮肤状态的根本方法是好好休息,早睡早起,调好生物钟和内分泌,强调的是内因的重要性。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A项错误。
B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并非只要内因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B项错误。
D项:内因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的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指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如今“放开三孩”,经过十几年循序渐进的调整,生育孩子的权利正逐步回归家庭。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认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也随之不断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③项:“放开三孩”政策是根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事实而制定的,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项正确,当选。
④项:“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如今“放开三孩”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即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⑤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①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属于客观的社会存在,产生了“放开三孩”新政策,属于社会意识。这主要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影响,①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②项: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项未体现,排除。
二、多选题
1.“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下列各句与该句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有:
A.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C. 大脑越用越灵
D.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社稷:国家。常:固定不变。奉:俸禄。位:官位;爵位。整句意思是国家没有固定不变的俸禄,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官位。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项:“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意思是从古到今,国家的有关规范没有不改变的;权势没有不逐渐积聚的;事物没有不发展变化的;风俗习惯没有不改变的。从哲学的范畴来说,这段话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项正确。
C项:大脑越用越灵活,运用大脑,使得大脑运动。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生成,使得大脑更灵话,这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正确。
D项:“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意为太阳落去,月亮升起。月亮落去,太阳升起。反复无穷,普照大地。形容岁月不断流逝。这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体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自老子《道德经》。有生于无,有和无是一组意义相对的概念,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思想。A项错误。
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引用古语“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来说明当前国际形势虽然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这段话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A.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
B.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B项:题干中“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其中“上海精神”是正确的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事物。所以,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项正确。
C项:题干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时代潮流”指的是客观规律,“不可逆转”指的是人无法干预。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项正确。
D项:题干中“团结合作”和“命运共同体”说的是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题干中“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的意思是要想得到粮食的人,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须适应时代大势。其中“欲粟者”和“欲治者”指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务时”和“因势”指的是客观规律。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A项错误。
3.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理念,已经在中国有了多年的实践。这些理念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意识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
C. 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
D.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指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局考虑其根本。用片面、孤立的眼光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意思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项正确。
C项: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去理解和发展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看病过程中的分析病情,寻找病根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其没有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因此,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离不开自己的物质基础。B项错误。
D项:一分为二看问题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