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面试模拟题:你怎么看政府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
这种行为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当前我国民众急救意识较为薄弱、急救知识匮乏,致使很多本可挽救的生命因为急救不及时或未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而离开人世,造成无数惨剧。若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手段则能大大缓解这一局面。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服务意识,是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证明。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这项政策的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以挽救生命。因此,我们在推行此项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如何调动人们主动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二、急救知识传递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确保人们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三、政策的持久性,“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此项利民工程必须长期执行才能达成原本目的,不能只走过场,流于形式;四、出台配套政策,防患于未然或确保急救的顺利进行。
对此,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收集整理相应的急救知识,编制急救宝典。请教医生、卫生部门等专业人员,针对如溺水、心脏病突发、车祸现场、幼儿堵食等不同场景提出简单、易操作的急救方案。
第二:宣传手段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提升群众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确保行动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可将因急救不及时导致的悲剧和急救知识等制作成海报张贴在社区和人流汇集处,亦可制作成短视频或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及电视上循环播放;召集拥有专业急救知识的志愿者,定期进社区和学校进行宣传急救知识或进行急救演练。
第三:出台配套政策,完善相应公共设施。如在溺水高发点,设置围栏、警示标识,从根源上断绝溺水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可在人流汇集点如地铁、广场等,设置流动救护站,提供诸如AED等常见的救护设备和药品,起到快速救援的作用。
第四:对公共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将急救知识列为公共服务人员的必备技能,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水库管理人员,应学会如何处理溺水人员急救情形;地铁、广场安保人员应学会如何处理如癫痫突发、心脏病突发等情况。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公共服务人员能做到正确处理。
第五: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出现紧急伤亡时的快速反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