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班杜拉的“波波玩偶”

未知 | 2024-05-29 14:46

收藏

文章页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班杜拉的“波波玩偶”

  一、“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72名幼儿参与实验,在实验前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每组为24人。

  分组后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其中一个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图片,另一个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儿童首先待在一个角落*自玩小玩具或图片。10分钟后,他们将进入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忽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不出现。

  在观看了榜样行为后, 班杜拉为参与实验的儿童设置了与视频中一样的情境,并观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实验结果发现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一中的儿童,模仿性暴力行为的水平远远*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二以及对照组。

  二、基本规律

  班杜拉从“波波玩偶实验”中主要提炼出两个重要理论,一个是观察学习,一个是强化。

  1、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班杜拉认为,因为人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个体观察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这样就使得他减少了不*要的尝试错误。班杜拉在研究观察学习时,发现三种不同维度的分类,具体如下:

  (1)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即直接模仿榜样的外显行为,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坐公车时,幼儿看到有人给老人让座,于是习得了应“尊敬老人”的原理,于是下车后,主动扶老人过马路。

  (3)创造性观察:指观察者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如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终形成了自己*特的行为风格。

  2、强化

  班杜拉认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习的每一件事

  (1)直接强化

  即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惩罚与奖励就是常见的两种形式。

  (2)替代性强化

  指学习者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如看到他人的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3)自我强化

  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付的强化——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它参造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三、考题在线

  1.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2015下)

  A.儿童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2.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015上)

  【答案】

  1.A

  2.(1)交互作用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行为、个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①直接的观察学习——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②抽象性观察学习;③创造性观察。

  (3)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持、动作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

  (4)强化:①直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③自我强化。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