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遴选备考】应清澈 勿“油腻”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用一连串的比喻形容青年,其“青青然”之英姿、“灿灿然”之风采令人为之神往。
二、华图遴选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广大团干部,要“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青年当如山川河流,始终坚定向前;当如清风明月,始终清澈纯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广大团干部,要“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清澈则见品行之洁,纯粹则见性情之真。清澈纯粹不仅是年轻干部,也是广大青年应有的样子。但是在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让人感觉到一股圆滑世故、迟滞迂腐、浊气满身的“油腻味”。他们有的三观不正,把油滑当智慧,把算计当精明;有的玩世不恭,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有的格调低下,把恶俗当品位,把无聊当有趣……
“油腻”原是贴在“中年男”身上的一个网络标签,其本意是指一个人不注重形象管理,不修边幅,行为举止粗俗鄙陋,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如果“油腻”只是指向少数人的形象标签,青年大可不必在意,但当它指向一种心态时,便值得每一个人警惕。事实上,“油腻”外在表现的虽然只是一种让人腻味的不适状态,折射的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这种心态跟人的功利、惰性、庸俗、散漫不无关系。青年人一旦有了“油腻心态”,便会清气降、浊气升,给人以“腻乎”的滞涩之感,失掉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澄其心,而神自清。”要保持青年人的清澈和纯粹,祛除“油腻味”,就应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葆有崇高理想的人往往心地光明、自带光芒。正如林语堂所说,理想会使人出众,理想能纯洁人的气质。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内心是火热的,眼神是清澈的,他们身上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果敢,有一种虽百折而不挠的坚韧,即使身在沟渠,依然仰望星空。然而理想不可避免会与现实相碰撞。当代青年面临着学业、工作、房子、婚恋等诸多现实压力,有着很多的困惑和迷惘。如果青年错把欲望当理想,迷惑于眼前一时一地之利,自甘埋首于现实的泥淖,或汲汲于名利、患得患失,或苟且于安逸、随波逐流,这样的青春就会黯淡无光。真正有理想主义精神的青年,应目光远大,有超越功利的精神视野、有摆脱平庸的崇高境界。
“清”为雅,“浊”为俗。要保持青年人的清澈和纯粹,就应经常“刮油止腻”,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素食则气清、默坐则神清、读书则心清”,一个人如能克制欲望、涵养静气、饱读诗书,就会成为一个澄明清澈、心力强大的人。如果一个人欲念很重,心浮气躁,平时又流连于酒桌牌桌,沉湎于声色犬马,必定神志昏浊,“油腻”不堪。“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青年要避免走向庸俗,就应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多亲近书桌,远离酒桌牌桌,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做到思想纯粹,志趣高雅,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用一连串的比喻形容青年,其“青青然”之英姿、“灿灿然”之风采令人为之神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应振奋这样的精气神,让心境更澄明、心力更茁壮,保持应有的清澈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