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015】
1.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一政策属于:
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积极的财政政策
D.稳健的货币政策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资金约束,有助于扩大短期有效需求同时增强发展后劲。此外,未来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因此,选择C选项。
2.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外汇市场波动较大。中国对美元的汇率有所下降,人民币有所贬值,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情形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公民去国外旅游的成本减少
B.中国对美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增加
C.中国净出口增加
D.中国出口企业大规模裁员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概述知识。
第二步,汇率下降,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有利于吸引境外旅游者;本币贬值,本国居民出境旅游减少。资本流出。A项:人民币贬值,中国公民去国外旅游的成本会增加。A项错误。
B项:人民币贬值,中国对美国企业的投资成本高,规模减少。B项错误。
C项: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使我国净出口增加。C项正确。
D项:人民币贬值,出口企业成本减少,并不会出现中国出口企业大规模裁员。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3.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价上涨年率不超过2%—3%的状态被称之为爬行通货膨胀
B.恶性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经营难以进行,经济倒退甚至崩溃
C.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D.通货膨胀的表现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比较长期地以一个稳定的、较低的速度上涨,且可以预测。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又被称为爬行通货膨胀。A项正确。
B项: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生产经营难以进行,会引发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会危及货币自身的流通,造成经济的实物化倒退。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急速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很快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但很多时候会采取宽松界定,使用的比率会更低。B项正确。
C项: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成反比例的关系。C项错误。
D项: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因此,选择C选项。
4. 张萌公司倒闭,只能重新寻找工作。面试过程中两家公司向张萌抛出橄榄枝,A公司开出10000元工资,B公司开出8000元工资,最终她选择到A公司上班。那么,张萌的机会成本是:
A.10000元
B.8000元
C.2000元
D.18000元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而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张萌选择到A公司上班,放弃的最大收益就为8000元。
因此,选择B选项。
5. 我国是世界第一供给大国,是最大的工业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变成世界第一消费大国,让人民尽情地享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对于拉动消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降低物价
B.提高人民收入
C.解决后顾之忧,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处理得更好
D.改变消费观念,要做到引导消费、积极消费、科学消费和放心消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宏观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经济学中的价格,是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结果,不是政府单方面行为能够决定的,另外,物价持续的下降意味着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厂商不愿意生产,大量人群面临着失业,此时需要国家采用宽松政策进行干预,带动消费,拉动价格回升。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6.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对发行公债的政府有利
B.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
C.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D.通货膨胀会牺牲债务人的利益,使债权人获利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关于收入再分配效应,宏观经济学是这样阐释的:
1.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D项排除);
2.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和浮动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
3.通货膨胀有利于实物财富所有者,不利于货币财富持有者;
4.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相当于政府征收通货膨胀税,不利于普通民众。
通货膨胀,市场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实际流通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固定收入的人收入不变,但实际购买力下降,因而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而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银行储蓄,货币缩水贬值,不利于储蓄者。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实际上指的是由通货膨胀而导致的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改变以名义价值定价的资产的实际价值。这种再分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或机构与个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代际之间的再分配,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以及涉及的税收实际价值的再分配。通货膨胀主要有两个效应,1.产出效应;2.收入再分配效应。
7.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可以反映各国贫富差异程度。下列哪些选项应计入国民总收入:
A.老王退休后每月领的退休金
B.小林在外资企业上班的工资收入
C.小于买体育彩票中奖获得的奖金
D.小丽生日时购买的一辆电动车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总收入的概念。GNI是一个反映收入总量的概念,它从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即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外国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加上本国从国外获得的资本和劳务收入。
B项:小林在外资企业上班的工资收入是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计入国民总收入。B项正确。
D项:小丽生日时购买的一辆电动车体现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计入国民总收入。D项正确。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退休金又叫养老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不属于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不是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可见国民总收入中不包括退休金。A项错误。
C项:中彩票仅仅是财富的转移,没有产生新的价值,不是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可见国民总收入中不包括彩票中奖获得的奖金。C项错误。
8. “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于告诫投资者为了抵御风险,应分散投资,而不能孤注一掷。下列选项符合这句话的原则的有:
A.甲将个人收入分别投资至楼市、股市和债券市场
B.乙在股市分别购入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不同的股票
C.丙在不同假期分别选择去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旅游
D.丁在超市采购食品时分别购买了肉类、蔬菜、水果及零食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这句话蕴含着“分散投资”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把所有的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这样万一这个篮子打破了,也会有别的篮子的鸡蛋剩下。
A项:甲将个人收入分别投资至楼市,股市和债券市场,体现了分散投资,不放在一个篮子中,符合“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A项正确。
B项:乙在股市分别购入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不同的股票,体现了分散投资,不放在一个篮子中,符合“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丙在不同假期分别选择去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旅游,体现的是消费活动,不属于资本投入,不符合风险投资的含义,没有体现出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中。C项错误。
D项:丁在超市采购食品时分别购买了肉类蔬菜水果及零食,体现的是消费活动,不属于资本投入,不符合风险投资的含义,没有体现出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中。D项错误。
三、判断题
9. 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组成。①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核心,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③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④社会优抚是对军人及其家属的保障,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
因此,本题错误。
10.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隐性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指机会成本。因此题干中关于隐性成本的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隐性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