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师招聘笔试备考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1)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所谓实质的联系就是非字面的联系。即:虽然两个知识字面表述不一样,但所指意思是一样的。例如,学习“等边三角形”这个新命题,应该把握“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学生头脑中已有关于三角形的表象及等边的概念,当他们学习这一新命题时,很自然地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表象、观念建立起联系。联系一旦建立,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新命题表述出来,即“任何三角形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等边”等。
而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例如,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三角形的概念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如果没有逻辑意义,就很难与其他知识产生联系,自然无法实现有意义学习;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否想要理解性的学习,是否有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意愿;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也称为符号学习、代表性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如:看到“鸟”字即知道它代表的是天上飞的鸟。
(2)概念学习
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如:前肢为翼,无齿有喙即为鸟。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如:麻雀是一种鸟。
3.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4.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如:先学三角形,再学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纵向学习)。
(2)整合协作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横向对比整合)。
(3)先行组织者(引导性材料)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5.接受学习
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而,奥苏贝尔倡导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