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历史《南昌起义》教案
1.题目:南昌起义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学过程中有师生互动环节;
(3)介绍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二、教案参考
《南昌起义》
一、教学目标
1.讲述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的背景和经过。
2.通过小组合作,理解南昌起义的意义。
3.体会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曲折和艰难,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曲折和艰难,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诗歌:“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恩来贺龙举红旗,陈毅朱德来转移。湘赣边来了毛泽东,秋收时节起义兴。中国革命何处去?开辟农村根据地。”并讲述:这首诗歌反映了大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活动及其主要领导人物,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歌,能够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呢?
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导:诗歌中反映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历史事件,由此引入课题——《南昌起义》。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初探背景
提问:教师展示“南昌起义”图片,并提问:诗句中提到“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请大家结合之前学习的国民大革命的知识思考下,为什么说当时神州大地的风雨是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国民大革命后期,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先后叛变革命。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2)面对反动派赶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共产党认识到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环节二:探析过程
1.教师播放《南昌起义》纪录片,提问: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思考南昌起义在什么时间爆发的?主要领导人物是谁?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用自己的话简述南昌起义的经过。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南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地点是江西南昌。主要领导人物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2)主要经过: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起义部队分别在不同地点发起对敌人的进攻。起义部队同敌人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
(3)南昌起义后,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时,遭受敌人的封锁。
2.教师继续提问:起义军在占领南昌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遭到反动军队的包围,敌强我弱,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2)南下广东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朱德、陈毅等率军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环节三:评析意义
教师出示南昌起义的相关内容,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南昌起义的意义有哪些。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49年,中央确定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口述南昌起义的过程。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作业
请同学们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思考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与国民党进行斗争。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