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面试通关之路
2024年11月7日,回首我的备考历程,关关难过关关过。与一次上岸的“天命选手”不同,我的成功历经重重考验。今天,我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希望能成为大家的垫脚石。
一是“去不去”。进面有时比不进面更让人纠结,分数与第一名差距大时,到底要不要去面试?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去冲。我的对手如此选择并收获成果。这是难得的实战体验,即便未能如愿,对后续考试也极有帮助。没经历过面试的同学,很难对考场有明确认知,亲身体验能打破恐惧。何况面试并非最后关卡,去了就保留上岸机会。现实中有很多例子,有人有其他选择,有人对手倒在体检和政审环节。所以,只要过线,无论成绩如何,都应把握机会,同时调整好心态。守擂者要有狮子搏兔的谨慎,攻擂者要有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二是“报不报”。遇到困惑自己无解时,我选择向内行和知情人求教,最后决定报班。周边考友基本都报了,在“卷”的氛围下难免心慌。市面上培训班五花八门,有线下私教班、线上1v1指导课和各种机构,让人挑花眼。我咨询很多机构后,问了身边考上的前辈,他们推荐了华图教育。亲身经历过的人推荐确实靠谱,华图的主讲和助教老师非常负责,给了我极大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三是“怎么穿”。礼仪大体得体即可,着装一般为正装。部分地区要求严格,我就遇到这种情况,纯白无装饰衬衫、深色西裤和深色皮鞋,不能打领带和有明显标志,不符合要求会现场换掉,确保公平公正。建议提前准备,避免临时手忙脚乱,头发也提前理一下,“剪发丑三天”,给头发调整时间。昂扬身姿和板正形象能让疲惫考官眼前一亮。
四是“怎么学”。经验是架构答题思路、优化答题表现。架构答题思路方面,要对面试题目有基本认知,题型有综合分析、活动组织等,还可能遇到让社恐考生瑟瑟发抖的情景模拟。比如问对躺平现象怎么看,不能答偏,要对每个题型的特色提法和表现特征学习记忆,梳理表达思路,像综合分析要考虑先讲原因还是影响,对策篇幅及展开方向等,系统学习很有必要。优化答题表现方面,改掉坏习惯,如抿嘴、皱眉、晃腿和口头语等。一方面需要考官视角点评,我小组练习时,主讲老师看出我的胆怯鼓励我尝试,答完题后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掌声给了我莫大鼓舞,开启了我考场上的所向披靡之路。另一方面可以录视频自己看,别人指出的问题可能自己意识不到,视频更直观,便于有意识调整。
总结起来,要逻辑清晰、内容饱满,可适当加无伤大雅的手势,参照新闻主播,紧张的人可选双手半扣不易改变的手势,展现从容自信形象,给考官好印象得高分。回顾我的面试之路,每个选择都至关重要。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正在备考的人,让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