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126】
一、单选题
1.( )是我们党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领导人重要思想、讲话与文献知识。
第二步,2024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文章指出,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2.下列不属于正式公文文种的是:
A.报告
B.条例
C.议案
D.公报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因此,选B项。
3. 张三意图到李明家中行窃,晚上趁李明熟睡翻窗进入李明家中,正欲盗窃屋内物品时被李明发现并抓获。张三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返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本案中,甲已着手实行犯罪,且因其意志以外的(被李明抓获)未得逞,属于犯罪未遂。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B项错误。
C项: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C项错误。
D项: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D项错误。
4.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 )起倒贴“福”字。
A.宋
B.明
C.清
D.民国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福”字倒贴在民间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羽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福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福气到了”的寓意。这一风俗最早不会早于明朝初年。
因此,选择B选项。
5. 发文机关标识的组成是:
A.发文机关全称
B.发文机关全称加发送对象
C.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D.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