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公安招警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年公安招警每日一练(2025.3.29)

未知 | 2025-04-03 14:47

收藏

文章页

每日一练(2025.3.29)

  1.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B.全方位扩大国际需求

  C.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收入短板

  D.使对外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A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A项说法正确。

  B项:报告提出的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不是国际需求,B项错误。

  C项:应是“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而不是收入短板,C项错误。

  D项:应是“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而不是对外贸易,D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战略是从整体、全局、长远的视角和维度上对事物作出判断和决策。策略则是从局部、具体、当前的情况出发,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计划。战略与策略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显示出阶段性的特殊性

  B.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

  D.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大观点知识。

  第二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战略应是从整体、全局、长远的视角和维度上对事物作出判断和决策,反映出对事物认识和理解上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凝结着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征。策略则是从局部、具体、当前的情况出发,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贯彻一定的战略方针、落实一定的战略举措、实施一定的战略步骤而制定的具体计划和计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力。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其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矛盾特殊性有三种表现形式: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显示出阶段性的特殊性。③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题干并未体现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显示出阶段性的特殊性。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其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题干并未体现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题干并未体现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相继制定不同历史时期奋斗纲领和目标,带领人民群众一起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纲领和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南,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B.党的七大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C.1956年,党中央正式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重点任务是“一化三改”

  D.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人民群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要求,1953年,党中央正式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重点任务是“一化三改”,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当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南,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纲领,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先进政党。A项正确。

  B项:为了系统总结革命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的七大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B项正确。

  D项: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面对的主要矛盾,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项正确。

  4.“货币替代”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A.使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

  B.加剧经济波动,尤其价格和汇率

  C.削弱一国货币政策的效率

  D.降低政府收入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组织和经济名词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货币替代本质是外币在货币职能上对本币的替代。从货币总量角度看,它并非直接使市面上流通货币总量增加。货币总量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货币发行机制等。货币替代主要是改变了货币使用结构,更多人倾向使用外币,本币使用减少,但这并不等同于货币总量上升。所以A项错误,当选。

  B项:货币替代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价格方面,外币大量替代本币,本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因汇率变动而上升,带动国内物价整体上涨,引发通货膨胀,扰乱价格体系。在汇率方面,外币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促使本币汇率下跌,汇率频繁波动,而汇率不稳定又会进一步影响经济各方面,如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等,从而加剧经济波动。B项正确,排除。

  C项:货币替代会削弱一国货币政策的效率。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基于对本国货币的调控,当外币大量替代本币时,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的调控难度加大,因为外币的流通和使用不在本国货币政策的直接控制范围内,使得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C项正确,排除。

  D项:货币替代对政府收入有负面影响。一方面,本币因替代而贬值,以本币计价的税收收入会减少,因为同样的税收金额换算成本币后价值降低。另一方面,货币替代引发资本外流,国内投资和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活跃度下降,税基缩小,政府税收收入自然减少。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