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401】
一、单选题
1.2025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①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②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动力
③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①项: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地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又一个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①项应将“12”改为“13”。①项错误。
②④项:《意见》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②项应将“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改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②项错误,④项正确。
③项:《意见》要求,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③项正确。故①②项错误,A项当选。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上述材料与下列古语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
B.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C.出南门即大海,一日两潮,如万丈银堤破海而过
D.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三大规律知识。
第二步,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作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题干中表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摘自《三国演义》,意为,将煮沸的热水扬起以停止其沸腾,不如抽掉下面的木材;挤破脓疮虽然痛苦,也要好于慢慢积累成毒疮。此句说明处理任何问题,与其用凑合的办法应付,不如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摘自《智囊(选录)·上智部·总序》,意为,别人看到小的方面,我能看到大的方面。别人能看到眼前的,我却能看到长远的。此句古语劝勉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面对事物要有更广阔的格局与视野。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出南门即大海,一日两潮,如万丈银堤破海而过”摘自《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意为,出了南门就是大海,一天要涨两次潮。像万丈银色的大堤划破大海而过。此句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摘自《道德经》,意为,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老子以江海为喻,说明一个人应该像江海一样,善于居处下方,虚心好学,海纳百川,才能有所成就。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以下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作出了全面总结
B.正式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C.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理论基础
D.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七大是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理论基础。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作出了全面总结,并非七大通过,A项错误。
B项: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七大进一步巩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而不是正式形成,B项错误。
D项:“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在刘少奇起草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党内指示中提出的,不是七大制定的,D项错误。
4.砂糖橘是冬季的应季水果,每年10月至12月是其成熟期,也是最佳食用期。关于砂糖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柑橘类食物中,砂糖橘的钾含量及胡萝卜素含量最高
B.砂糖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消除疲劳
C.砂糖橘里85%都是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很少
D.砂糖橘性温,搭配梨、黄瓜、莲子等凉性食物,容易导致“上火”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砂糖橘性温,合理搭配梨、黄瓜、莲子等凉性食物或者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凉性饮品,可以有效防止“上火”。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砂糖橘果实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基本营养物质。在柑橘类大家族中,砂糖橘的钾含量及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因此有保护视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A项正确。
B项:砂糖橘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消除疲劳,原因在于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视黄醇等成分,还含有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镁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B项正确。
C项:砂糖橘里85%都是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很少,如果孩子吃太多砂糖橘,相当于灌了个“水饱”,等到吃正餐的时候就会没有胃口,容易影响其他蔬菜、谷物、肉类摄入,进而造成营养不良。C项正确。
5.在自然界中,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收热量后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
B.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直接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凝华现象
C.秋天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冬天湖面结冰,是液态的水在寒冷天气下逐渐凝固成固态的冰,但此过程不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热学知识。
第二步,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霜的形成,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收热量后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而非升华现象。A项错误。
B项: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而非凝华现象。B项错误。
D项:水凝固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