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测试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题14

未知 | 2025-04-08 15:16

收藏

文章页

  14.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而19世纪40年代中期,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鲍威尔兄弟认为,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的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

  A.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B.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C.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D.唯物论和辩证法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14.【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鲍威尔兄弟这句话是强调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属于唯心史观。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因此属于唯物史观。由此可知,题中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因此,选择A选项。

文章页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国考补录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国考系列课程 | 在线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