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409】

未知 | 2025-04-09 14:56

收藏

文章页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诸多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列属于这些宝贵历史经验的有: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

  ②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

  ③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

  ④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

  ⑤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①②③④⑤项正确,故正确的有5项。

  因此,选择A选项。

  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按照规定向( )申报。

  A.国务院

  B.海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法律)知识。

  第二步,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申报。海关发现个人出入境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支付凭证等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通报。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下列成语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司空见惯——韩愈

  B.老当益壮——马援

  C.韦编三绝——孔子

  D.初出茅庐——诸葛亮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司空见惯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司空见惯”。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职)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A项中“韩愈”对应错误,应为“刘禹锡”。A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老当益壮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老当益壮指年纪大了,志气应当更壮;比喻年纪老,但体力和精神更加健壮或者干劲更大。B项正确。

  C项:韦编三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指多次。绝: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C项正确。

  D项:初出茅庐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刘备去打天下,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D项正确。

  以下选项既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是:

  A.享有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B.依法纳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C.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提升文化素养

  D.参与选举活动,行使民主权利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知识。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在中国,宪法确认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宪法中的其他内容,包括颠覆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权制度;损害宪法所赋予的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或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故意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言论,都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A项错误。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所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非权利。B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所以,“参与选举活动”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D项错误。

  下列应计入我国当年GDP的是:

  A.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所得收入

  B.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所得收入

  C.销售一辆用过的二手汽车所得收入

  D.汽车制造厂买进的5吨金属材料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从定义来看,它有着明确的范围界定,“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等特定时间段,“国家或地区”明确了地理范畴,“最终产品和服务”则限定了核算对象,“市场价值总和”说明了计量方式。

  A项: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所得收入应计入我国GDP。依据GDP核算的国土原则,只要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生产活动,无论生产者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其产出都应计入我国GDP。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我国境内生产活动的成果,所以应计入我国GDP。A项正确。

  B项: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所得收入不应计入我国GDP。因为GDP核算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的生产活动,我国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这是在境外的生产活动。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外的生产活动成果,所以该项收入应计入我国GNP,而非GDP。B项错误。

  C项:销售一辆用过的二手汽车所得收入不应计入我国GDP。GDP核算强调只包含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二手汽车在首次生产销售时其价值已计入当年GDP,再次交易只是已有财富的转移,并没有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为避免重复计算,所以不计入GDP。C项错误。

  D项:汽车制造厂买进的5吨金属材料不应计入我国GDP。GDP核算针对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金属材料作为生产汽车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价值会在汽车这一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得到体现。若单独计入金属材料价值,会导致在计算汽车价值时重复计算这部分材料价值,所以不计入GDP。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GDP计算公式,不同核算方法有不同公式。

  ①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②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GDP=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