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测试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题40

未知 | 2025-04-18 15:14

收藏

文章页

  40. 下列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观点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气者,理之依也

  D.上帝创造一切

  40.【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气者,理之依也”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学理念,他认为“理”依赖于“气”,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其中,“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这句话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 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或者某种具体的实物)是世界的本原。符合题干“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观点。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哲学观点,他认为人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A项错误。

  B项:“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名言,认为被感知的事物才是存在的,而感知是存在的前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B项错误。

  D项: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上帝创造一切”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D项错误。

文章页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国考补录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国考系列课程 | 在线咨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