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地区利益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
A.关注事物间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B.证明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体现中国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思维
D.表明发挥能动性就能建立新联系
4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意思是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其中,“志和者”强调矛盾统一性,“山海为远”意思是“距离很远”,体现着对立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地区利益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的“利益共同体”,体现着矛盾统一性。“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是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国家地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别,即矛盾对立性。最后,结合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对立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统一中包含着差别和对立,对立性寓于统一性之中,谈及统一性必然地包含着对立性。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必然具有客观性,B项错误。
C项:混项选项。C项表述无误,但是题中没有直接体现出从旧到新的变化,即没有直接体现“创新思维”,与A选项相比没有很好地直接反映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随意建立新的联系,只有根据客观情况建立新的联系。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