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429】

未知 | 2025-04-30 15:15

收藏

文章页

  一、单选题

  1.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共4部,主要包括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及辅料药包材,将于( )起正式实施。

  A.4月1日

  B.5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共4部,主要包括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及辅料药包材,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实施之日起,所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上市的药品应当执行新版药典相关要求。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D选项。

  2.古代用“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和“稷”分别代表:

  A.财神生育神

  B.太阳神丰收神

  C.土地神五谷神

  D.海神风神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人文)知识。

  第二步,社稷为土谷之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土、谷是人们首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因而也必然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土谷之神“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社稷,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之神。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号召“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上述材料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

  第二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调查研究”属于实践活动,“发言权”“决策权”“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等属于认识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这体现了只有通过实践(调查研究)才能获得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非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B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C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材料中并未涉及规律的相关内容。C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D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4.小明在商场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回家后发现电脑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小明要求商场退货,商场以“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为由拒绝。商场的这种做法:

  A.合法,因为商场有明确的退换货规则

  B.合法,因为小明已经购买了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

  C.不合法,因为该规则属于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免除了商场的责任

  D.不合法,因为小明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与商场的规则无关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编知识。

  第二步,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商场“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规定属于格式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在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商场以此格式条款拒绝退货,不合理地免除了自身应承担的质量担保责任,所以该做法不合法。A项、B项错误。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D项:不是与商场规则无关,而是商场规则因违法无效,且基于商品质量问题小明有权要求退货。D项错误。

  5.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可能会因为有了保险保障而降低对自身财产或行为的谨慎程度,如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后,可能会不注意防火防盗,而保险公司难以完全监控投保人的行为。这种现象是:

  A.格雷欣现象

  B.道德风险

  C.外部性

  D.搭便车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知识。

  第二步,道德风险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不确定或不完全合同使得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主体不承担其行动的全部后果,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行动的现象。道德风险符合题干描述。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格雷欣现象‌,又称“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A项排除。

  C项: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C项排除。

  D项: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D项排除。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