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银行校园招聘每日一练5.2(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经济活动的现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宋朝知识。
第二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经济活动的现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第二阶段是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第三阶段是从北宋到南宋时期。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高宗赵构经汴河退至扬州,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朝南迁后,由此引发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南迁,此次中原人移居地包括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其中多数北宋将相臣僚追随高宗移居临安。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明代,珠江三角洲进入大规模的开发阶段。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珠江三角洲也成为十八、十九世纪东方的世界贸易中心。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