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考申论备考:起草对策时可以从哪方面着手
第四节 对策建议
如果说“阅 读”“概 括”是 分析问题,那 么提出对策就是解决问题,它建立在对材料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概括与综合的基础之上。提出对策是申论的关键环节,重点是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应试者可以在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内以给定的角色施展自己的才华,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出对策的前提是在阅读、概括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把握材料的要点、层次和中心。虽然自2004年以来,提出对策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已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题型来考查,但是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题型。而且,在申论文写作中,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因 此,各位考生仍然必须高度重视提出对策的训练。
基本方法
提出对策要建立在阅读材料、归纳概括环节的基础之上,根据申论要求,依照假定的身份,通盘考虑,在限定的字数内提出对策,并使对策合情、合理、合法、具体、便于落实。
(一)四要素
一般而言,起草对策时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谁来做,即制订出来的对策由谁去执行。也就是说,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口”,对策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与落实。
2. 怎样做,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怎样执行。也就是说,对策不能只是大的原则,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要能够付诸实施。
3. 什么时候做,即制订出来的对策何时实施。也就是说,对策 要认真考虑其时效性,它不是遥遥无期的许诺,而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4. 能不能做,即制订出来的对策具不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对策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如果提出的对策在现实中不具备实施的主客观条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二)对策方案
根据当下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和方法,总结历年来申论考试提出对策方案的规律,对给定材料中的社会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方案:
思想认识方面———教育、提高;体制机制方面———改革、完善;监督管理方面———加强、严格;制度法规方面———制定、健全;财政投入方面———增加、保障;科技创新方面———重视、促进;宣传教育方面———扩大、深化;违法乱纪方面———追究、惩处。
这几个方面是提出对策方案可以参考的角度,但并不是说对任何题目、任何问题都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提出,而是说对于申论的对策题,我们可以在阅读材料、把握中心、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这几个方面并结合材料提出具体、明确、贴切的对策方案,一般选择 五条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