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月经过多(中医学)
一、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血量多。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血热和血瘀。
1.气虚
素体虚弱,或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大病久病,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遂致经行量多。
2.血热
素体阳盛,或恣食辛燥,感受热邪,七情过极,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遂致经行量多。
3.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气滞而致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内停,瘀阻冲任,血不归经,遂致经行量多。
二、辨证论治
以月经量多而周期、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结合经色和经质的变化以及全身的证候分辨虚实、寒热。治疗要注意经时和平时的不同,平时治本是调经,经时固冲止血需标本同治。
1.气虚型
主要证候:行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觥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故经行量多;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经色淡红,质清稀;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气虚失于升提,故小腹空坠;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弱,也为气虚之象。
治疗法则: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2.血热型
主要证候。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口渴饮冷,心烦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阳热内盛,伏于冲任,经行之际,热迫血行,故经行量多;血为热灼,故经色红而质稠;热邪伤津,则口渴饮冷,尿黄便结;热扰心神,故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3.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行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血阻于冲任,新血难安,故经行量多;瘀血内结,故经色紫黯有块;瘀阻胞脉,“不通则痛”,故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若经行腹痛甚者,酌加延胡索、香附;血瘀挟热,兼口渴心烦者,酌加黄芩、黄柏、炒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