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药物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药学)
一、药物含量的容量、光谱和色谱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将己知浓度的滴定液(标准物质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物的溶液中,直至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通过适当的方法指示),然后根据滴定液消耗的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式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又称层析法,是指溶质因吸附、分配、溶解性能、分子大小或离子电荷等不同,在相对运动的两相系统中差速迁移而达到分离,从而对被分离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内容
常用的四个参数:分离度、柱效、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其中分离度和柱效是两个最重要、也更具有实用意义的参数。分离度是判断两物质在一个方法中分离的程度,虽然与柱效相关,但在衡量系统适用性时,首先强调的应该是分离度,只有当色谱图中仅有一个色谱峰或测定微量成分时,规定柱效才有其特殊重要性。重复性和拖尾因子,分别对重现性和色谱峰的峰形做出了要求。重现性保证了方法的可重复性,对柱效能提出了要求,柱子老化、塌陷,拖尾因子则难以达到要求。
三、定量分析方法的含量计算、验证内容
含量计算:在某些限定条件下,被测分组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值成正比的关系。
Ci=fiAi Ci=fiHi
实际修饰公式为:y=ax+b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四、各类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条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