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政策理论】从“两个相结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两个相结合”,最根本的还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所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我们也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血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从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脉的思想体系。“两个相结合”的提出实质上包含着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正确认识和定位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把握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结合。
总之,“两个相结合”是在新的时代环境和国际形势下,站在新的理论高度,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从实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一个国家和民族必然受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影响当今人民生活的精神因素以潜在的和隐形的方式发挥作用,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恰恰是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实践表现。这种理论自觉归功于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归功于伟大、勇敢和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开创出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新局面。其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客观规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具有亲和性,特别是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与实践当中,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
增强实现“两个相结合”的理论自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总书记强调“两个相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自觉和文化上的自信。强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充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融合,是同所处时代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强调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充分注意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续,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和历史的结合,注重传统的中国文化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学习贯彻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定位和时代要求,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更需要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
理论自觉包含着对自身理论优势的自知之明和自信心,也包含着对其发展历程与未来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因而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理论自觉意味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意味着自觉地系统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何以能“行”。过去百年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开启新的征程更要坚信马克思主义“行”,通过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和一直都“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它被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进程所证明,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坚持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实践的行动指南,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重要意涵。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现在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加深对政党与国家、民主与法治、政府与市场等重大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的思考与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在于它自身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新的实践中同新时代的中运用。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需要把它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力量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滋养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要紧密把握新的时代条件,立足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领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层内涵,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领域的要素,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应该积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去实现“两个相结合”,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